首页|基于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证候研究

基于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证候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特征性差异表达细胞因子. 方法:运用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定量检测分析证候间48种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谱;ELISA法进行验证. 结果:与健康者相比,乙肝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各自具有不同的差异表达细胞因子谱.通过统计分析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能够区分两证,但临床肝功能指标无法区分两证.在27例肝胆湿热证和33例肝郁脾虚证之间,IP-10具有差异表达(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P-10和IL-18结合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AUC=0.761).生物学通路分析发现NOD样受体通路,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和RIG-I-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与肝胆湿热证相关;造血细胞谱系和肿瘤相关通路与肝郁脾虚证相关. 结论:IP-10和IL-18可能为临床辨别乙肝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提供参考.

LU Yi-yu、陆奕宇、SU Shi-bing、苏式兵

展开 >

Research 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lexity Syste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肝硬化 肝胆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细胞因子 乙肝患者 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

中华中医药学会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2015-04-01

福州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1684-168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