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WEF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分析与改进

WEF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分析与改进

扫码查看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经过认真考察后发现其中存在几个需要商榷的问题,即评价中采用的指标主要是效率指标,而忽视规模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导致小规模经济体竞争力排名靠前,而大经济体的排名靠后的情形。 本文首先从WEF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深入分析其竞争力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指出其中在评价逻辑上存在的问题—忽视评价对象的规模属性、采用不同权重计算比较等.针对WEF这些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引入规模因子,提出新的评价模型,对WEF原计算结果做了修正. 基于以上分析,对WEF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将制度支柱单独作为制度因子,另外引入GDP作为规模因子。在原WEF的国家竞争力计算中,根据人均GDP的不同,将各个国家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国家在计算国际竞争力的时候,基础条件因子、效率增强因子、创新与成熟度因子分别拥有不同的权重,这样采用不同权重计算,有悖于比较的基本原则。因此,本文对基础条件因子、效率增强因子和创新与成熟度因子采用等权的算法进行计算,这样得出的国际竞争力结果才有很好的可比性。

CHAI Xiaoqing、柴小青、ZONG Yang、宗阳

展开 >

Business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100088

世界经济论坛 国际竞争力 规模因子 评价模型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2013-10-01

北京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63-270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