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贵州省董菁水库Ms3.4级水库诱发地震引起岩崩灾害的弹性波地形放大效应

中国贵州省董菁水库Ms3.4级水库诱发地震引起岩崩灾害的弹性波地形放大效应

扫码查看
董菁水库坝高150米、库容9.55亿立方米,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贞丰县境内,建于2005年,2009年8月20日开始蓄水,2009年9月在水位到达440米时首次出现水库诱发地震,在2010年1月17日发生了Ms3.4级水库地震,引起滑坡、岩崩和滚石,造成6人死亡和9伤的较大灾害.经过分析表明:董菁水库水位变化,地震的数量增加迅速,当最高水位时地震月频率达到21次;地震震源深度大体在3~8公里之间,其中Ms3.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公里.究其较小地震都会引起不小灾害的原因,这是浅源地震的近场表面效应.除了山区地质上的边坡不稳的原因之外,相对于同级的天然地震,董菁水库Ms3.4级地震因浅源振动,其震中强度I0增加2度;在高200米的岩崩处,其S波最大位移振幅是河底的两倍;并且岩崩处正好穿过断层.上述三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增大了地震的弹性波表面效应,直接导致董菁水库岩崩,造成6人死亡和9伤的灾害.在山区,应该特别注意山峰地貌对弹性波的放大作用,预防山峰横向摆动所引发的滑坡、岩崩、滚石、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马文涛、徐锡伟、苑京立、于贵华、蔺永

展开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和火山重点实验室

水库诱发地震 岩崩灾害 山峰地貌 弹性波 放大效应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

2012-11-28

重庆

首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

264-26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