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磁性铁蛋白:一种仿生矿化新材料在地球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磁性铁蛋白:一种仿生矿化新材料在地球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磁铁矿不仅是地球环境记录的载体,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且是一种古老的地质医学应用矿物,在传统中医药学和现在纳米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的生物地磁学研究发现,具有纳米尺寸的磁铁矿颗粒也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本研究以基因工程表达的生物矿化蛋白-人H亚基铁蛋白为模板,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磁铁矿(磁性铁蛋白)。该磁性铁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核-壳型纳米磁性颗粒,每个铁蛋白壳内含有一个单晶磁铁矿颗粒。磁铁矿核的粒度均,形状相似(球形)、分散性好、结晶完美、磁导率和弛豫率高(图1A-D)。研究表明,仿生矿化合成的磁性铁蛋白具有粒径可控、弱磁相互作用和单分散性等特性,是岩石磁学研究的理想材料。综合AC磁化率测量和对热剩磁弛豫测量的模拟结果,确定磁铁矿的尼尔指数前因子值约为(1.3±0.67)×1010Hz。磁性铁蛋白的饱和磁化强度、驰豫率及过氧化物酶活性都随着其磁铁矿核粒径的增大而升高。平均5.3nm的磁性铁蛋白的横向驰豫率高达321mM-1s-1,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能够实现MRI检测到104细胞/毫升浓度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研究还发现磁性铁蛋白具有广谱的肿瘤靶向性,能够跨越血管内皮细胞、外皮细胞和血脑屏障,分别在实验小鼠体内实现了微小(<1-2mm)乳腺癌、脑瘤和胰腺癌的早期MRI诊断。另外,磁性铁蛋白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粒径增大而升高,可以应用于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快速病理诊断。该研究表明,仿生矿化合成的磁性铁蛋白具有独特和优良的材料学特性,为研发新型纳米磁性材料、磁共振造影剂和肿瘤诊断试剂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曹长乾、蔡垚、张同伟、杨彩云、田兰香、朱日祥、潘永信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中-法生物矿化与纳米结构联合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 北京 100029

生物材料 磁性铁蛋白 饱和磁化强度 驰豫率 过氧化物酶活性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10-11

北京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3123-3124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