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挡流式泥石流排导槽的初步研究

挡流式泥石流排导槽的初步研究

扫码查看
针对现有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在短距离内达到消能、控速的挡流式泥石流排导槽。挡流式泥石流排导槽包括进口段、缓冲段、排导段和出口段。考虑到泥石流强大的冲击力,挡板段的设计参照带弹簧支撑的新型泥石流拦挡坝结构,分为三部分:前部挡板、中部新型支撑弹簧、后部挡板。目前在消减水流动能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其中底流式消能应用最为广泛,底流式消能有消力池、消力坎和综合消力池三种形式。挡流式排导槽的优势在于:利用软基消能的特点,控制泥石流对槽底冲刷和对阶梯段磨蚀;运用阶梯-深潭系统消能原理,同时结合多种消能方式来消减泥石流动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挡流式泥石流排导槽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弹性挡板及齿坎消耗泥石流大部分运动动能,提高排导槽的消能效率,使排导槽能在较短长度内达到控速、消能的作用,缩短排导槽的整体设计长度,减少施工费用,同时深槽使泥石流与块石相互作用也能消耗部分运动动能,调控泥石流流速;并利用钢索网箱体吸收泥石流的冲击能量,抑制泥石流与槽底地基土体交换,从而控制泥石流对排导槽槽底的冲刷,保障排导功能正常发挥,减小后期维护费用。

苏立君、屈新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泥石流 排导槽 结构设计 受力分析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2015-10-09

西安

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636-64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