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地方震的小江断裂北段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基于地方震的小江断裂北段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扫码查看
小江断裂带是我国中部地区南北向构造体系川滇南北带的滇东褶皱带的重要成部分,其带上地震频繁.本研究使用了记录到的1768个地震,共31306条P波震相资料。利用地方震层析成像方法(SIMUL算法)对小江断裂带北段三维P波层析成像及地震重新定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建立一维参考速度模型:模型参数化;模型正演与射线追踪;模型反演;分辨率分析等。反演得到了小江断裂带北段高分辨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分布。通过检测板分辨率测试,结果显示在地震集中和台站分布密集的区域,成像结果的分辨率最高,在本研究关注的巧家及其南部地区都有较高的分辨率,因此对应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三维P波速度结果显示,小江断裂带北段不同深度P波表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在断裂带的下方P波速度多表现为低速特征,据此推测其应为该处特定盆山构造及介质特性的反映。研究结果还表明小(微)震沿小江断裂丛生,显示出该活动断裂对小微震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小(微)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分布不均性,其分布格局与小江断裂构造北段的P波速度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杨歧焱、吴庆举、许力生、田优平、杨建勋

展开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 100081

河北省地震局 石家庄市 050021

小江断裂带 三维P波速度 结构分布 地震重新定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5-10-11

北京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61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