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扫码查看
为揭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和总体水平,通过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利用综合指标和最小数据集定量评价了植被演替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为有机质、速效磷、蔗糖酶和真菌.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并非简单地线性增加,而是在演替的前15a呈现下降趋势,15a后开始呈现增加的趋势,即表现出非正u型的变化.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而言,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排序为:刺槐林地>农地>退耕草地>油松林地>沙蒿地>柠条灌木地>杨树疏林地.所确定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能够反映综合评价指标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肥力仍属于较低水平.因此,研究区生态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有关植被建设中如何缩短植被演替早期阶段的土壤质量退化是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Bai Wenjuan、白文娟、Zheng Fenli、郑粉莉、Dong Lili、董莉丽、Ding Xiaobin、丁晓斌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12100,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00049,北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712100,陕西杨凌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710062,西安

展开 >

土壤质量 评价指标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中国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协会

2015中国(上海)国际地下水、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研讨会

2015-03-21

上海

2015中国(上海)国际地下水、土壤监测与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8-37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