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应用热裂解方法解析耕作措施对土壤胡敏酸结构的影响

应用热裂解方法解析耕作措施对土壤胡敏酸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本研究采用热裂解方法解析长期管理措施对旱地土壤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田间试验始于1987年,试验处理包括传统耕作、少耕、免耕以及未开垦处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胡敏酸的热裂解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烷基裂解产物,如脂肪酸、烯烃和烷烃差异更大.未开垦土壤有C5-C11短链脂肪酸,说明此土壤中的HA中含有烷基结构,保护性耕作尤其是免耕,显著地增加了土壤脂肪酸含量.未开垦土壤HA中烷烃和烯烃所占比例最大,这与偶数碳原子烯烃在C12-C18中的比例增加有关,也可能是微生物组织参与腐殖化过程的缘故.未开垦土壤HA的另一个特征是烷基苯和儿茶酚所占比例也很高.传统耕作中甲氧基酚比例较大,尤其是丁香素类物质(二甲氧基苯酚),说明腐殖化过程中植物残体木质素逐渐变化.从土壤质量角度考虑,末开垦土壤HA较成熟,这意味着保护性耕作,输入的木质素改性转化为腐殖质,微生物组织也转化为腐殖质,从而提高土壤碳含量.

J.Dorado、G.Almendros、F.J.González-Vila、F.J.Gonz á lez-Vila、Dong Xinliang、董心亮、Lin Qimei、林启美

展开 >

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农业生物和自然研究所 塞维利亚4101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3

旱地土壤 胡敏酸 耕作处理 热裂解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首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

2016-12-01

北京

首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

308-316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