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本资源循环型住宅的新能源一体化设计探索

日本资源循环型住宅的新能源一体化设计探索

扫码查看
中国住房建设正进入转型时期,大规模住房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住房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这些对于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及市民的舒适居住极为不利.同时,老旧住宅结构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变化,住宅建筑寿命普遍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年限.过早地拆除不可回收的构件、建材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日本早年就在资源循环住宅建设中引入SI住宅设计模式,将住宅的承重结构与填充部分分开设计.维护结构保温构造作为填充体部分易于更换回收,新能源设备作为附加构件与建筑主体部分相联接.在建筑设计中利用自然条件,改善建筑布局,采用简单的形体设计;采取保温节能维护构造;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入可再生能源.最终提高住宅耐久性,增加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的资源循环性住宅体系中的节能手法研究,对新能源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在建筑设计中引入SI住宅设计模式,将住宅的承重结构与填充部分分开设计.维护结构保温构造作为填充体部分易于更换回收,新能源设备作为附加构件与建筑主体部分相联接.同时利用自然条件的朝向、体型,改善建筑布局,采用简单的形体设计;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策略方面研究采取保温节能维护构造的优点和外窗保温的具体做法;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太阳能和利用地热能源等.节能型设计成本最低,也最容易实现,最应该提倡;其次是构件设计,新能源设备是锦上添花的辅助.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经济性角度讲,高质量的保温隔热材料与技术以及新能源利用设备等的初始投资比较高.但其能够真正减少住宅使用中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周期中的废物产生量,从长远来看将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Su Yuan、苏媛、Zhu Qidong、朱启东、Fan Yue、范悦

展开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Fine Art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资源循环型住宅 一体化设计 建筑布局 节能降耗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2015-07-10

青岛

第十一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620-626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