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草牧协调发展途径

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草牧协调发展途径

扫码查看
此文以作者近20年来相关研究工作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业、草地建设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途径.近十余年来,马铃薯和玉米两大高产作物单产持续提高,并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种植业逐渐向这两大作物集中,种植业结构实现了自然调整.然而,高产的同时也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风险不断积累,需加以高度重视.一般而言,常规割草型苜蓿草地生产力低于同地小麦生物量,采取沟垄覆盖后产草量虽可高于小麦地上生物量,但仍大大低于玉米地上生物量,两种苜蓿栽培方式均不足以支撑规模性畜牧业.本地区天然草地生产力更是远低于苜蓿地.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数十年以来草地畜牧业发展步履维艰的主要原因.与自然撂荒恢复的天然植被和添加草木樨辅助恢复植被相比,将苜蓿作为人工辅助性植被恢复途径则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应加以重视.旱地农业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草料支撑,苜蓿草地处于辅助性地位.基于此,半干旱黄土高原应走以农为主、农草结合为特点的畜牧业发展之路.

李凤民

展开 >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畜牧业 旱地农业 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46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论坛

2012-09-20

陕西杨凌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46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论坛论文集

139-149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