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

扫码查看
螺山排区位于湖北省四湖流域南部,总排水面积935.5km2,耕地面积为527.0km2(其中水田309.0km2、旱田218.0km2).为定量分析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区产汇流的影响,选取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构建的SCS-MIKE11耦合模型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排涝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重现期暴雨下,在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下模拟得到的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均大于1994年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模拟结果.在不同重现期的1日暴雨下,径流量和洪峰流量的增加比例分别为36.4%~87.6%和157.4%~387.2%;在不同重现期的3日暴雨下,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增加的比例分别为24.2%~55.3%和113.3%~233.8%.随着暴雨重现期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径流量及洪峰流量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在同一排涝标准下,在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下求得的排涝模数比1994年求得的排涝模数大,在10年一遇1日暴雨3日排除和3日暴雨5日排除的标准下,排涝模数增加的比例分别159.3%和33.6%.可见,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即使在排涝标准不变的条件下,也必须提高排水工程的排涝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平原湖区排涝模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罗文兵、王修贵、袁晓奇、钱龙、付浩龙

展开 >

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武汉430010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武汉430072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北京100053

山地排灌工程 排涝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量 洪峰流量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

2016-08-25

长春

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193-19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