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菌变异是引起中国小麦抗条锈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选育并合理运用优良抗病品种依然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明确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病基因是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优化小麦生产结构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为了解中国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水品,掌握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利用情况,采用条锈菌CY32,CY33、贵农22-9、贵农22-14对供试小麦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采用条锈菌GY32,CY33对供试小麦进行成株期抗性鉴定,并采用小麦条锈菌抗性基因Yr5,Yr10,Yr15,Yrl8,Yr26和1B/1R易位系的相应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中国小麦主栽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抗1B/1R易位系使用率依然较高,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加大Yr5,Yr15Yr18等有效抗性基因的利用率,育成多基因聚合的有效持久抗性品种,并进一步减少对1B/lR易位系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