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护理危险因素及改良措施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护理危险因素及改良措施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AVF)血栓形成的护理危险因素,并进行改良措施分析. 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在护理过程中发生AVF血栓和未发生AVF血栓的患者各60例,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内瘘成形术后血糖、血脂、血压及凝血指标,记录维持性血压透析过程中针对AVF的护理措施及操作细节如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发生情况等,并进行多因素Logisttic回归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空腹血糖(FBG)、收缩压、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较高(P<0.05),穿刺口血肿、穿刺失败、定点压迫力度过大、定点包扎过紧例次显著较高(P<0.05),术侧肢体受压率、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发生率显著较高(P<0.05),抗凝药物使用率显著较低(P<0.05).Logist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定点压迫力度过大、穿刺失败、穿刺口血肿、定点包扎过紧、FIB、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FBG是维持性血液透析AVF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而抗凝药物的使用是其保护因子(P<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不仅与自身血糖等因素有关,与护理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应严格做好护理工作,尤其是控制定点压迫力度、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血肿等,并注重健康宣教和术后护理观察,以预防AVF血栓形成.

Zhang Fan、张帆、Miao Chen、苗琛、Xiao Youwen、肖友文、Wang Qin、王勤

展开 >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术后血栓形成 动静脉内瘘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护理

中国医院协会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2017-08-03

北京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论文集

1-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