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组织策动下的全覆盖保护活化古村落的模式探索——以古村之友为例

社会组织策动下的全覆盖保护活化古村落的模式探索——以古村之友为例

扫码查看
古村落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群居聚落,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地域的自然物产资源与气候条件,往往决定着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而不同的民族村落建筑,又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趣.古村落中保留着完好的宗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浸润着历史的记忆和乡土文化的传承,而精美的建筑艺术、独特的民间工艺、多样的民俗活动、朴实的生活方式则构成古村迥异于城市的独特美学.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发展至今,城乡失衡愈演愈烈,古村的命运也岌岌可危.如果说富有特色的乡土建筑倒塌尚可重建,古村落作为文化载体的灭失、文化传承的断裂则是无法挽回的灾难.古村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和迫切性,而古村保护的出路在于活化,古村活化的核心在于古村宗族凝聚力的重塑及乡土文化的复兴。古村之友经过三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能够惠及广大古村与乡村活化发展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公益+激活新乡贤+复兴乡土文化场所的方式,重塑了地区的凝聚力,广大的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复兴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招商引资的发展,形成公益搭台、发展唱戏、义利并重的可持续互助局面。相信通过古村之友古村活化模式的示范推广,能够带动全国广大古村的全面发展。

汤敏、邓惠玲

展开 >

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

古村落 社会组织 布局规划 乡土文化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第二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论坛

2017-08-11

上海

第二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论坛 论文集

60-6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