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梅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功能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青梅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功能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对青梅酵素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和pH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植物酵素中有机酸成分的方法进行优化,跟踪检测青梅原料及青梅酵素在284d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总酸呈先显著增加再缓慢增加的趋势,pH呈先显著降低再缓慢增加的趋势.HPLC法检测有机酸优化后的的最优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TC C18column(250mm*4.6mm i.d.,5μm),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甲醇:KH2PO4(0.01mol/L,pH2.7)=2∶98(VN),柱温:20℃,流速1mL/min.所得各种有机酸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7~0.9999,加标回收率在83.62%~109.08%之间,标准偏差RSD(%)在0.49%~1.51%之间;通过该方法,从青梅原料和青梅酵素发酵液中分别检测到8种和10种有机酸,其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最多.发酵过程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苹果酸、柠檬酸在发酵20d内变化明显,分别增加了179.58%、225.44%;从发酵第20d青梅酵素发酵液中检测到醋酸、第37d的发酵液中检测到乳酸,发酵至284d,醋酸和乳酸的含量分别增加到1.29mg/mL、0.45mg/mL.琥珀酸的含量较低,第47d的发酵液中可检测到琥珀酸,经284d的发酵,发酵液中琥珀酸的含量为0.59mg/mL.

SHA Ruyi、沙如意、王珍珍、WANG Zhenzhen、CHENG Yongjie、程勇杰、LOU Jian、楼坚、CHEN Xiaowei、陈小伟、MAO Yangchen、毛旸晨、王高坚、WANG Gaojian、MAO Jianwei、毛建卫

展开 >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3

杭州医学院 浙江杭州310053

展开 >

青梅酵素 发酵工艺 有机酸 化学成分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2017中国生物发酵产业系列专题论坛

2017-10-01

上海

2017中国生物发酵产业系列专题论坛 论文集

281-29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