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2-2015年京津冀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982-2015年京津冀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扫码查看
京津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长期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近几十年来植覆盖变化显著,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开展京津冀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对提高该地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GIMMS NDVI和MODIS NDVI重叠期(2001-2006年)的NDVI建立线性回归关系,对前期GIMMS数据进行校正和整个时段数据序列的拼接,构建了250米分辨率1982-2015年京津冀地区NDVI数据集.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自21世纪以来NDVI大幅增加,1982-1990年和2000-2006年呈明显增长期,2000s较1990s增长较明显,后者变化幅度超过前者增幅的3倍,1990-2000年和2006-2015年为NDVI震荡减少期.京津冀地区NDVI的空间格局表现为承德大部、北京西北部和河北省南部平原区NDVI较高;植被覆盖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河北省中南部的太行山东麓、环渤海地区和北京市等地,张家口西部草原和环渤海地区NDVI较低的原因主要受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总体植被覆盖较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大型城市建筑集中,人口密度大,下垫面不适宜种植大范围高密度植被,因此NDVI也较低.京津冀地区NDVI在1980s和1990s受气温和降水影响高于21世纪以来,表明该地区在近20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明显.

张婧、邢开成、井元元、李宏宇、刘咪咪

展开 >

河北省气候中心,石家庄 050021

自然生态系统 植被覆盖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京津冀地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

2021-09-26

深圳

第一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论文集

230-23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