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呆病气滞血瘀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呆病气滞血瘀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扫码查看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是由Bowler和Hachinski于1993年首次提出,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从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化和卒中发病率的升高,VD患者大量激增,已成为妨碍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发疾病.因此,在发展成为VD前,对V-CIND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切断其向VD发展的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但及至目前,对V-CIND的治疗尚缺乏明确有效的药物.我国传统医学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归为“呆病,痴证”的范畴,认为气滞血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亦多从理气化瘀入手.灯银脑通胶囊具有行气活血、散瘀通络的作用,今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随机双模拟、单中心的试验设计方案,观察灯银脑通胶囊治疗VCI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VCI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更为广泛的循证医学证据.

王佳、林亚明

展开 >

锦州市中医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呆病气滞血瘀证 灯银脑通胶囊 疗效评价

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云南省针灸学会

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2018-09-01

云南楚雄

第五届兰茂论坛暨2018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论文集

281-28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