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滇南典型红壤下普洱茶种植对土壤大孔隙的影响,以灌草地和茶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染色示踪法观察土壤剖面,运用PhotoshopCS5、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利用土壤水分穿透曲线和Poiseulle方程研究了该地区的大孔隙特征.结果表明:茶地在耕作层大面积染色,染色深度可达40cm,灌草地于2.8cm处开始出现大孔隙流,灌草地比茶地更易发生大孔隙流;样地大孔隙主要集中在0.4-2.5mm,其中茶地和灌草地0.4-1.0mm大孔隙密度分别占95.2%和95.5%,孔径>1mm的大孔隙密度较少,且灌草地大于茶地;大孔隙密度分布为10-20cm处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依次递减,整体上土壤大孔隙密度关系为灌草地>茶地;土壤大孔隙不同当量孔径密度和染色面积比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孔隙范围>1mm的大孔隙仅占4.61%,但控制了饱和导水率90.8%的变异.茶地相较于灌草地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水分向下运移速率慢,渗透量减小,致使水土流失加重.
YANG Kun、杨坤、WANG Keqin、王克勤、ZHAO Yangyi、赵洋毅、Duan Xu、段旭、HAN Jiaojiao、韩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