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探究板蓝根微粉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制,试验通过水提法制备板蓝根微粉提取液,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板蓝根微粉的抑菌圈直径,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菌率以及测定板蓝根微粉对低浓度板蓝根连续培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检测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机制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形态和结构影响;酶标仪测定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胞内物质总漏出率影响;通过DAPI染色DNA、RNA,检测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核酸的影响;检测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菌体内、外三磷酸腺苷(ATP)等菌体内代谢的影响. 结果:板蓝根微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较好,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5mm;MIC和MBC分别0.125g/mL和0.25g/mL.从生长曲线可以直接看出板蓝根微粉作用后,其抗菌效果良好.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47.12%.将大肠杆菌置于含有低浓度板蓝根的培养基中持续培养5d,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0cm左右,与空白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板蓝根微粉作用大肠杆菌10h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大肠杆菌菌体出现明显的溢缩,变短,断裂形成许多残体;透射电镜可见大肠杆菌细胞壁、细胞膜界限不清,有的中间凹陷发生变形,呈现锯齿状边缘,甚至有的菌体出现破裂.板蓝根微粉作用16h后,在364nm的激发波长下DNA的吸光度由0.936降低至0.716;在400nm的激发波长下RNA的吸光度由1.022降低至0.761,差异均极显著(P<0.01).板蓝根微粉使菌体内的ATP含量由1027μmol/gprot降低至371μmol/gprot;而菌体外的ATP含量由54μmol/gprot增多至140μmol/gprot,均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板蓝根微粉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好,达到高敏.大肠杆菌在低浓度板蓝根培养液中连续培养5d,没有产生耐药性.板蓝根微粉可以破坏大肠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使菌膜的通透性变大、遗传物质含量减少以及影响ATP含量来共同实现抗大肠杆菌作用.

姜晓文、李叔洪、于文会、郝敬友

展开 >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中国 哈尔滨150030

板蓝根微粉 大肠杆菌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学术年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

2018-08-24

太原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学术年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论文集

213-21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