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鄱阳湖受损湿地不同类型土壤理化因子剖面分布特征

鄱阳湖受损湿地不同类型土壤理化因子剖面分布特征

扫码查看
湿地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土壤修复为基础.本文选择鄱阳湖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草甸沼泽土4类受损湿地,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马家堰村的马影湖湿地为典型研究区,分析鄱阳湖受损湿地土壤主要理化因子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损湿地土壤表层(0~20cm)、中层(20~40cm)和深层(40~6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别为4.22~10.30g·kg-1、1.90~4.89g·kg-1和0.39~3.05g·kg-1,全氮(TN)含量分别为0.25~0.44g·kg-1、0.17~0.42g·kg-1和0.06~0.22g·kg-1,土壤碳氮比(C/N)分别为9.52~25.68、9.58~18.03、2.90~13.56,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分别为1.71~6.24g·kg-1、0.89~3.96g·kg-1和0.58~0.49g·kg-1,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分别为4.08~7.25g·kg-1、3.75~5.79g·kg-1、3.61~5.01mg·kg-1.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SOC和TN含量逐渐减少、差异显著(p<0.05).受土壤质地和土壤水分的影响,NO3--N含量垂直向下运移速度不同,砂质土壤比淤土更易于NO3--N淋失.与NO3--N相比,NH4+-N更容易被土壤吸附,其含量在土壤不同深度均高于硝态氮含量.PCA分析显示草甸沼泽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相关性分析显示,SOC与土壤TN、C/N比、NH4+-N、NO3--N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受损湿地土壤呈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性能偏低,土壤缓冲性能较弱,有效养分贫瘠.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受损湿地生态修复与重建选择合适的技术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QIAN Haiyan、钱海燕、FANG Yu、方豫、XIE Dongming、谢冬明

展开 >

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南昌 33004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38

受损湿地 生态修复 土壤理化因子 剖面分布特征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 &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联合学术研讨会

2018-09-14

山东泰安

中国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 &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64-672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