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传统儒学的致知之道:认知与德性相依不离

传统儒学的致知之道:认知与德性相依不离

扫码查看
《大学》将"格物致知"的《大学》作为修身的重要环节,以为人既是认知主体,也是德性主体,认知外物的过程和德性养成的过程是统一的.这样的致知之道不仅表现于发端于先秦儒学,也表现在先秦其它诸子以及后来的中国佛教.作为传统儒学最后阶段的宋明理学特别把"德性之知"与"大其心"相联系,体现了对传统致知之道以融合认识活动和德性修养作为自身形态的理论自觉,王夫之进一步把"大其心"看作是从无知到知(见闻之知)、从知识到智慧(德性之知)的过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儒学致知之道的总结.

陈卫平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传统儒学 认识活动 德性修养 自觉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

2018国际儒学论坛暨第十三届国际儒学论坛

2018-11-02

北京

2018国际儒学论坛暨第十三届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

98-104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