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饲用型小黑麦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相关性状QTLs初步定位

饲用型小黑麦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相关性状QTLs初步定位

扫码查看
本研究以饲用型小黑麦杂交F2代群体为作图群体,结合田间表型数据,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小黑麦草产量相关性状(株高,分蘖数,单株生物量)进行了QTLs定位与分析,可以为饲用型小黑麦草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等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饲用型小黑麦F2代184个单株草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数据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是一个适合遗传作图的群体,可用于QTLs定位.饲用型小黑麦遗传图谱包含7个连锁群(分别命名为LG1~LG7),图谱总长度为542.9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90cM,总共有92个位点.对饲用型小黑麦F2群体草产量相关性状基因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7个相关QTLs,其分布在6个连锁群(LG1,LG2,LG3,LG4,LG5,LG6)上,平均每个连锁群2.8个.QTLs在6个连锁群上的分布不均匀,控制株高的QTLs有5个,分布在3个连锁群(LG2,LG3,LG7)上,贡献率为6.7%~13.2%;控制分蘖数的QTsL有7个,分布在4个连锁群(LG1,LG2,LG4,LG5)上,贡献率为5.4%~15.4%;控制单株生物量的QTLs有5个,分布在4个连锁群(LG1,LG2,LG4,LG5)上,贡献率为7.4%~12.4%.

赵方媛、李冬梅、李雪、田新会、杜文华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饲用型小黑麦 遗传连锁图谱 草产量性状 ISSR分子标记

中国草学会

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

2018-11-07

成都

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

25-3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