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地区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广东地区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方法:分别采集3家广东地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c小鼠和Wistar、SD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再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 结果:稀释性曲线说明本次测序的数据量合理;小鼠、大鼠肠道菌群共分成八个门,其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占据主要地位,从属水平看最多的是拟杆菌属,其次Hungatella、副杆状菌属、乳酸杆菌属等;样品间差异性分析显示相同设施来源动物的菌群组成相似性较高,来源于相同设施的同一品系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相似性;Alpha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DJ、SY的动物物种丰富度差不多;Beta分析说明相同来源动物的肠道菌群差异较小,品系也对肠道菌群差异性有所影响. 结论:来源是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品系对肠道菌群多样性也有一定影响.

HUANG Shu-wu、黄树武、MIN Fan-gui、闵凡贵、WANG Jing、王静、PAN Jin-chun、潘金春

展开 >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东省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63

肠道菌群 种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生物信息学

郑州大学

河南省实验动物学会

第十八届中南实验动物学会科技交流会

2018-09-27

郑州

第十八届中南实验动物学会科技交流会论文集

1-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