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物种分布的北京平原生态网络构建

基于物种分布的北京平原生态网络构建

扫码查看
高强度的城市化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破碎化、退化和消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建立城市地区生态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因其他物种数据可获得性差,以观测的典型鸟类群落为指示物种,探讨构建生态网络,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思路.以北京市平原区为研究范围,重点基于86种鸟类分布大数据,通过Maxent模型掩膜生成栖息地源地并进行分级,在GIS技术的支撑下,以土地利用数据建立鸟类活动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算法,模拟并形成了平原地区分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河湖湿地和城市公园组成了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类型,占平原区生态空间的81%.基于景观类型大小与物种数量的线性关系筛选出分级生物栖息地,其中一级生物栖息地58个,二级生物栖息地146个,通过模型模拟形成了平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二级生态网络,共948条网络,长3760km.筛选出重要生态节点12处,关键生态廊道6条,是保护平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设施.该生态网络的实施对于提升首都平原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生态空间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

YANG Wenrui、阳文锐、LI Jing、李婧、WEN Cheng、闻丞、HUANG Yue、黄越、GU Yiyun、顾燚芸、ZHU Jie、朱洁、TANG Yan、唐燕

展开 >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043

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9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

展开 >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网络 景观类型 物种分布

中国生态学学会

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2021-10-24

上海

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论文集

8213-822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