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分布着大面积的多年冻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本研究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上以模拟增温与刈割分别作为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因子,实验设计对照(Ck)、刈割(Clipping)、增温(Warming)、刈割+增温(C1W)共4个处理.采用红外辐射仪模拟增温约2℃,以刈割模拟秋季放牧,测定分析了群落组成与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响应变化,探讨了增温和刈割条件下群落结构组成和生产力与土壤特性、降雨量、植物形态特征和物候期变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温和刈割+增温使高寒草甸植物的平均高度分别增加了26.5%和25.3%,使群落盖度分别增加了28.1%和25.3%,而对植物的密度无显著影响.刈割对植物的高度、盖度和密度等数量特征无显著影响.模拟增温和刈割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优势度无显著影响,群落结构组成在6年模拟增温与刈割条件下无显著变化.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在增温和刈割影响下相对稳定.(2)增温和刈割+增温处理分别使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了7.6%和5.6%,但随着增温时间的延长,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有减小的趋势.刈割对群落地上生产力无显著影响.群落地上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对增温的响应在群落水平上高于功能群水平,增温使莎草类和阔叶草类功能群的生产力稳定性提高,但对禾草类和群落的生产力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从不同水平来看,生产力对增温和刈割的响应表现出物种>功能群>群落的格局.群落中优势物种和优势功能群决定着其地上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