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自古是珍贵药材之一,主要来自野生资源,其原植物分布范围广泛,但生长习性特殊,因此,药材形态因种质、产区、采收加工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为了解古代医药学家对天麻的质量评价观,本文对历代本草中天麻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梳理.结果发现,乌天麻G.elata f.glauca与红天麻G.elata B1.f.elata均为天麻的主要来源.清代以前,天麻主要来源于天麻的变种红天麻,自然分布区广泛,宋代本草记载红天麻的道地产区在山东郓州;乌天麻的自然分布区为云贵高原,其道地产区为云南昭通的小草坝.天麻的采集主要在冬、春两季,其中冬麻的质优.天麻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过程中,人们总结了一系列的术语.其中,"肚脐眼""点环轮""姜皮""蟾蜍皮"是天麻真伪鉴别的特征."鹦哥嘴""红小辫""母猪泡""母猪壳""宝光"等是天麻品质优劣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