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及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极端气象灾害不断加剧,导致高温热浪灾害频发,并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引起的人员死亡、健康损害、干旱缺水、粮食减产、森林火灾、水电供应等事件呈现增多趋势.因此,对城市高温热浪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城市高温防治措施十分必要且紧迫.本文利用 Landsat8数据,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基于文献综述、案例对比、层次分析法选取灾害胁迫(B1)、灾害脆弱性(B2)、灾害适应能力(B3)3个要素层,从社会、经济、热环境角度选取10个指标层,在明确成都市温度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成都市高温热浪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利用 R 语言结合 GIS 自然间断点法分析了成都市高温热浪灾害风险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1.成都市地表温度以中心城区、山脉的相对距离有规律增减,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热岛现象;2.成都市地表温度呈"两山隔两盆"的空间分布特征、"增强—骤减—增强"的波动型时间变化特征,时间序列有"持续减少"、"期间回落"、"持续增强"三种变化规律;3.高温热浪综合风险指数极值差较大,表明成都市整体高温热浪风险的两极分化情况严重;4.高温热浪风险要素层主要有"低-高-低"、"高-低-高"、"高-高-低"3种组合模式,且高温热浪胁迫与高温热浪风险之间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灾害适应能力的正向相关性;5.金堂县的高温热浪强度和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飞地"特征,高温热浪日数持续增多且高温热浪常年处于高风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