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土壤是岩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母质碳酸盐岩在气候、地形、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依次演替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 目的:了解可培养细菌群落对岩溶石灰土演替过程的响应,可为岩溶石漠化治理、生态恢复和重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为研究对象,对土壤SOC、TN 和TP 含量以及可培养细菌群落进行测定. 结果:土壤SOC 和TN 含量表现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TP 含量在黑色石灰土中最高,在红色石灰土中最低.本研究共分离纯化得到144株细菌,其中R2A 培养基分离纯化出的细菌最多.细菌主要来自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 和Proteobacteria 门,Pseudomonas、Cupriavidus 和Bacillus 等是可培养菌中的优势属.在属水平上,黑色石灰土中分离得到的菌株最多并以Arenimonas、Thermomonas、Achromobacter、Brevibacillus 等作为优势特有属.具有固碳、固氮和解磷功能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岩溶石灰土演替的早期. 结论:基于母质碳酸盐岩特性,富含有机质的黑色石灰土在参与碳氮磷循环细菌的作用下形成.随着石灰土淋溶程度的增加,岩溶石灰土理化性质和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呈现降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