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扫码查看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是建立在茶园土壤环境基础上的,而茶园土壤酸化会增加重金属向茶叶中转移的可能,降低茶叶饮用的安全性。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现状的调查分析,掌握目前江苏省茶园酸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探究茶园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尤其是酸雨对其的影响),找出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综合分析茶园土壤性质对酸化的作用(尤其是成土母质对土壤酸缓冲性能的影响),为制定茶园土壤酸化的控制对策以及指导茶园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更好地为我省茶叶生产基地的规划提供参考。 研究共分为三部分,包括:(1)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主要是根据目前各地茶园土壤酸化日益严重的趋势,针对江苏省主要茶场(苏州、无锡、南京、镇江、扬州、常州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目前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江苏省茶园土壤酸化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提供有关的第一手资料。(2)茶园土壤酸化因素研究,试图通过对四种公认的导致茶园土壤酸化的因子:模拟酸雨、茶树自身物质循环(包括茶树修剪叶和凋落物)、茶根分泌酸、施用化学肥料的单因素及综合效应研究的土柱淋洗实验,找出影响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并明确酸雨对茶园土壤酸化的贡献大小,为制定茶园土壤酸化的控制对策提供理论依据。(3)茶园土壤性质对酸化的作用研究,尤其是成土母质的作用,及其对酸化因子产生制约作用的机理等问题。 对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现状调查后发现,江苏省茶园土壤无论从地域分布、时间尺度还是土体不同土层的空间尺度来看,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酸化趋势。而且近十年茶园土壤的酸化速率有逐年加快的趋势。不仅表层土壤酸化严重,而且深层土壤也逐渐面临酸化,甚至不少茶场土壤最下层土壤pH值仍低于茶树最适生长的土壤pH下限值。另外,个别土样还表现出与其他大部分茶场相反的规律。这主要与其田间施肥和翻耕管理、茶场地理位置(主要与地形部位、地下水层分布有关)、成土母质以及茶场周围环境有关。尤其是当前江苏主要茶园土壤酸化与茶区附近工业分布的稠密程度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因子对茶园土壤酸化的作用效果比单因子的作用效果明显,反映出各酸化因子的协同作用。以单因子酸化能力来看,排除pH2.50的酸雨这种极端情况,茶树凋落物对茶园土壤的酸化作用较强。pH3.50的强酸性降水酸化效果强于尿素处理。荼根分泌的有机酸量对茶园土壤酸化不足以产生作用。当前江苏省年降水pH值4.80的弱酸性降水对茶园土壤的单独酸化作用不明显,但考虑模拟酸雨处理的淋溶量设计偏小,其实际酸化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即便如此,在其他酸化因子的协同作用下,其对茶园土壤的酸化效果已十分明显。说明随着酸雨的日益严重,酸雨在众多酸化因素中,对茶园土壤酸化的贡献已越来越大,有逐渐成为危害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的趋势。另外,研究对各处理酸化机理的探究发现,各处理对茶园土壤的酸化机理和适用的缓冲机制均存在差异。对茶园土壤性质对酸化的作用研究发现,各茶园土壤的酸化程度与其粘土矿物组成有一定相关关系。不同植茶年限的土壤矿物成分间存在差异性。供试茶园0-20cm土层土壤酸化程度与该土壤的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铝、交换性钙、镁、锰离子含量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这与茶园土壤的矿物风化过程以及A1元素在茶园中的循环富积有密切关系。茶园土壤的潜性酸、交换性A1<'3+>与土壤pH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CEC与土壤粘粒含量存在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这除了与粘粒的较强吸附能力有关外,还可能与土壤粘粒中的矿物成分对土壤酸化的作用有关。此外,供试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交换性Mg<'2+>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对茶园土壤酸化的缓解作用。

罗敏

展开 >

茶园 土壤酸化 酸化现状 酸雨 成土母质 土壤环境

硕士

环境科学

宗良纲

2006

南京农业大学

中文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