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夏河县以及榆中县两个地区的天然草原烈性毒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幼苗试验以及成株试验,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对醉马草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发现内生真菌侵染可促进醉马草种子萌发。可以显著提高醉马草发芽率、发芽指数,并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幼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 2.通过幼苗试验,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可以提高醉马草幼苗抗盐性。与E-植株相比,温室水培条件下,E+醉马草的营养生长、保水能力、保护酶活性、减轻生物膜损伤的能力以及对矿物质的吸收均优于E-植株。 3.通过成株试验,进一步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可以提高醉马草成株抗盐性。内生真菌侵染还可以促进醉马草成株分蘖和株高生长,有助于保持更高的含水量,降低植株体内Na<'+>对K<'+>的拮抗作用,降低盐害对细胞膜的伤害,改善盐胁迫下醉马草的光合作用,此外,E+植株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高于相应处理的E-植株。同时,内生真菌侵染还可以促进植株的恢复生长。 4.带菌醉马草不同的生长环境也显著影响了植株的生长以及生理特性。对种子而言,榆中的种子的发芽情况要好于夏河的种子;对幼苗而言,夏河植株的含水量,对K<'+>的吸收能力和POD酶活性优于榆中植株,而榆中植株的根冠比和保护细胞膜免受盐害的能力则强于夏河植株;对成株而言,在胁迫阶段和恢复阶段,醉马草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有产地差异,但表现并不一致,榆中植株较夏河植株有较好的生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