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这种适应性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以非线性作用机制相互联系,时刻相互作用协同推动城市及其各要素的变化发展。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从空间上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已有城市建成区的内部土地利用调整和城市市区的外延扩展。城市土地利用主要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占用需求,同一城市用地类型在某一空间的土地覆盖也可能随着投入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完整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应包括两个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变化和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运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由静态到动态,快捷、准确获取城市土地利用在类型、结构、比例和强度等方面的变化信息,推动城市用地变化动态监测向更精细尺度发展,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需要。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本文对1994.年到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别从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边缘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 (1)在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上响应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空间尺度,分析证明空间分辨率为1米的遥感影像作为基础信息数据源,可以较好满足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相关数据精度要求。 (2)参考LUCC(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在研究中分别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土地利用强度变化进行分析。 (3)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指标选取上,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土地利用强度变化速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城市土地利用优势度等指标。分析证明各指标间的结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偿单一指标分析的不足。 (4)研究期内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势度提高,在不同空间方向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总体上,城市内部用地以调整强化为主,变化幅度较小;而耕地、空闲地等非典型城市用地类型变化较大,处于强烈城市用地同化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耕地仍是城市增长用地需求的主要来源。 (5)在城市用地调整过程中,应遵循向效率要效益的城市用地原则,缩短空闲地等低效用地在土地利用转变过程中时间。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加强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城中村这一宝贵城市土地资源,有效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加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管理,坚持开发与改造并重的方针,保证耕地有序、有度开发利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高迎春
展开 >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管理
城市边缘区
耗散结构
土地覆盖
地理信息系统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导师:
尹君
学位年度:
2007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