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南洋楹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
南洋楹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南洋楹(Paraserianthes.falcataria(L.)Nielsen)是世界著名的热带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用途广、地理变异丰富等特性,是我国南方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外来树种。种源试验是获得良种的基本手段,在树种选择的基础上开展林木种源试验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增强林木抗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研究采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广东博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增城市镇龙镇和增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建的引进南洋楹种源/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林生长、形质指标调查数据,通过林木育种学原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了种源/家系多性状表现和家系内遗传变异情况,并作出综合评价和适生稳定性分析,为各栽培地区评选出若干优良种源/家系,对南洋楹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分别对种源/家系在3个试验点的生长、形质指标的单株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在博罗县林科所和增城市镇龙镇试验点,多数指标在种源/家系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增城市林科所试验点种源/家系间的差异性较小。家系方差成分和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家系M在3个试验点的生长指标遗传力都高于家系P,形质指标遗传力在不同试验点呈现不同规律。 2.结合Duncan多重比较和性状遗传力估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博罗县林科所试验点,M3、M9的树高,P10、P8和P4的胸径和材积,P8、P6、M2、M4和M5的冠幅,P1、M4、M9和M3的枝下高,M4、M3、M7和P6的主干分级,P1、M10和M9的侧枝分级表现优良,以遗传力较高的树高为标准,选择结果较稳定;在增城市镇龙镇试验点,P2、P11、M14和M15的树高,P2和M14的胸径,P2、M14和M15的材积,P2和P5的冠幅,P2、P7、P11和M15的枝下高,P2和P6的主干分级和侧枝分级表现优良,以遗传力较高的胸径为标准,选择结果较稳定;在增城市林科所试验点,P5、P10和M1的3个生长指标,P8的冠幅,P10的枝下高,M4.、P10、P5和P6的主干分级,P10和P9的侧枝分级表现较好,以遗传力较高的树高为标准,选择结果较稳定。 3.3个试验点的表型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种源/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冠幅三者的表型相关显著性好,相关系数较高;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家系P和家系M的树高、胸径与各形质性状均存在紧密的遗传相关关系。 4.综合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引进种源/家系进行多性状联合选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1、M9、M3和P6、P8、P4、M7是适宜在博罗县及类似生态地区发展;P2和M14、P11、M15适宜在增城市镇龙镇及类似生态地区发展;P10、P1、M9、M4、P9、P6、P5和M1、P8较为适宜在增城市林科所及类似生态地区适度发展。 5.选择了回归系数bi作为稳定性系数,并结合基因分组法对10个引进种源/家系进行适生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菲律宾的家系P6是具有理想基因型的稳定家系,在各种不同土壤理化特性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量和较好的适应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晏姝
展开 >
关键词:
南洋楹
形质指标
遗传测定
种源试验
树种选择
林木抗性
遗传变异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森林培育
导师:
郑永光、陈红跃
学位年度:
2007
学位授予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