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于1995~199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场教学基地进行,以五十、七十和九十年代曾大面积推广玉米品种中的代表品种为试材,重点系统地研究了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叶片源和籽粒库的生理生化特性演进规律,研究结果如下:一、在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发生变化,穗粒性状也发生变化.二、在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大;蜡热期叶片和籽粒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大;茎秆、苞叶和穗柄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减小,但器官的物质暂时贮存功能增强;收获时非籽粒器官的物质向外转移量增加;根系干重增加;经济系数增大;冠根比(T/R)增大.三、在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叶片的碳氮代谢和籽粒的氮磷钾积累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四、在玉米品种更替产品提高过程中,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增大,且高光合速率持续期延长;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蒸腾速率下降幅度变小,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向平稳,RuBPC活性下降幅度变小,群体呼吸速率增大,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和总光合势大幅度增加,净同化率下降,抽丝至蜡熟的阶段光合势分配比例增大.光合速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随品种更替而变小.五、在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叶片活性氧代谢发生变化.六、在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上、中部叶片iPA含量增加,而下部叶片iPA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上、中部叶片ABA含量增加速率变小且ABA最大含量出现时间后延;倒二叶乙烯释放速率在籽粒生长发育前期趋低且峰值出现时间后延,果穗叶乙烯释放速率的峰值变小且峰值出现的时间后延,第九叶乙烯释放速率增大并于乙烯最大释放速率出现时死亡.在种植密度和肥力条件发生变化时,叶片iPA含量、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也相应发生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