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试验对三种株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生育时期群体冠层内的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速度、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和CO<,2>浓度、光量子通量密度等微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分析它们的动态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展型品种吉单159、中间型品种农大3138和收敛型品种四密25分别在4.5万/公顷、5.1万/公顷和6.0万/公顷下产量表现最高.在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系数和光合势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型;从苗期到灌浆期,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呈下降趋势,三种株型品种NRA差异表现为:四密25>农大3138>吉单159.群体冠层中CO<,2>分布规律是:植株底层CO<,2>浓度最高,上层浓度最低.穗位叶与倒三叶CO<,2>浓度接近;CO<,2>浓度的日变化呈"W"或"V"型,光量子密度的日变化也呈单峰曲线,高值出现在12点,光量子的冠层分布层次性强,即:上层>中层>下层.而相关分析表明:各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