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该研究以BTAM428×ICS-12B杂交后代为材料,采用BSA法,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高梁抗蚜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主要结果如下:1.对高粱后代的抗蚜性进行田间及室内的生理生化鉴定,从而建立起F<,2>代的抗感群体.2.对高粱叶片总DNA提取纯化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确定提取高粱叶片总DNA的最佳方法.即CTAB-Ⅱ法.3.建立并优化了高粱RAPD反应体系,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确定了RAPD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最适用量及PCR扩增的最佳反应条件,获得了稳定高效的RAPD扩增结果.4.首次获得了与高粱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5.首次对抗蚜基因的RAPD标记进行克隆测序.6.首次将抗蚜基因的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7.构建了抗蚜基因的连锁群.8.对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进行SCAR检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玥莹
展开 >
关键词:
高粱
抗蚜基因
BSA
分子标记
RAPD
SCAR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导师:
刘世强、杨立国
学位年度:
2001
学位授予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