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是干旱荒漠区分布较广的乔木树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胡杨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对不同盐浓度(NaCl)和PEG(6000)的响应,以及自然条件下光照对胡杨小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胡杨种子的发芽率在10℃时为76%,在10--40℃时大于76%,在45℃时发芽率不到20%,但随后已发芽的种子就全部死亡;NaCl和PEG-6000溶液胁迫下,发芽率与水势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2>>0.89).并受到温度的微弱影响;在水势为-1.6Mpa时,NaCl处理条件下,发芽率分别为9%(20℃),7%(30℃),4.5%(40℃),PEG-6000处理条件下,发芽率均为0;在两种溶液胁迫下,胚根生长都比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强;光照对根冠比、叶面积比率和根重比率没有显著影响,光因子不改变胡杨幼苗生物量的分配状况,但能显著促进根的生长、叶面积的增加和生物量的积累.实验结果显示,胡杨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对盐分(NaCl)和干旱(PEG-6000)胁迫的忍耐力不强.大量的种子、较长和适宜的种子成熟期、迅速的发芽进程是胡杨在干旱荒漠区成功定居的重要策略,虽然冒险,却不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