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方言,近、现代学者作了多方描写,但对其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则很少.该文对南京方言中老派城南、城北儿化词做了调查,对比了南、北两片儿化现象的异同,从两个角度研究了南京方言的儿化现象,一是"儿"的构词样态:儿化韵一儿中("儿"在词中间)一儿尾("儿"在词末尾);二是"儿"的合音程度:自成音节—残音节—合音节—无音质特征(仅有声调变化)—无标记特征(无后缀"儿"或以"子"替代"儿"),并做了语音、语法、语义的剖析或解释.语音上,着重用非线性音系理论对儿化韵作了阐述和界定;语法、语义上着重通过构词形式对城甫、城北儿化词词义作了探讨,以及它们与地域、历史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在两条横线和一条纵线的共时与历时轴中进行研究,使我们对城甫、城北老派南京方言的儿化特征较之过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该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儿化现象的事实描写;2.儿化现象的语音机理剖析;3.儿化现象的演变分析;4.儿化现象的语法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