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霞地貌与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研究—以滇西北为例

丹霞地貌与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研究—以滇西北为例

扫码查看
丹霞地貌是一种发育于红层的岩石地貌,以丹崖赤壁为主要的特征.丹霞地貌的发展和演化是内、外营力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岩性、构造的不同,形成丹霞地貌特征的复杂性.该文在研究丹霞地貌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学的原理,对丹霞地貌资源的评价、开发和保护进行分析,并作了实证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首先,该文总结了国内对丹霞地貌与丹霞旅游资源研究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丹霞地貌的定义不够完善,丹霞地貌的理论研究较缺乏;丹霞旅游资源评价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定性评价,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其次,界定了丹霞地貌的概念,丹霞地貌是发育在以红色粉砂--砾岩为主的地层中,受内力、外力(重力崩塌、风化、流水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具有赤壁丹崖、方山、岩堡、岩塔、岩墙、孤峰、群峰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类型、特征.第三,初步分析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定义,总结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特征,初步建立了丹霞地貌空间审美模式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第四,针对中国最大的丹霞地貌分布区—滇西北,以黎明黎光、罗古箐、石宝山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实证研究,初步分析了滇西北丹霞地貌发育的特点—大面积的龟裂现象主要由两组节理和风化作用形成的,构造、岩浆活动也对龟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第五,在对滇西北丹霞地貌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区丹霞地貌的旅游资源特征,并对黎明黎光、罗古箐、石宝山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开发方向、功能、模式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等.

范斌

展开 >

滇西北 丹霞地貌 旅游资源

硕士

人文地理学

明庆忠

2003

云南师范大学

中文

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