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

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

扫码查看
该研究以"栽针保阔"经营手段培育的单株红松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生长的各环境因子的研究,了解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注重将经验化的营林手段转化为量化的参数指标,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便于实践推广,最终达到促进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的目的.通过对试验林分内不同经营阶段(未透光伐和已透光伐)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幼树的生长存在差异,红松幼树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开敞度(K)以及大小比数(U)、混交度(M)、角尺度(W)等一系列国外先进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作为研究的主要数量指标.以红松幼树为参照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基本的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结构单元,来分析红松幼树的生长与周边小环境的关系,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生长应处于优势或亚优势状态.2、虽然红松幼树能够忍受林下荫蔽,但生长极其缓慢,林下红松幼树的正常生长要求有一定光照条件.3、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生长对土壤土层厚度要求较高,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应大于20cm,同时土壤要有良好的透气性.4、红松幼树顶部透光有利于红松幼树的生长.5、相邻木的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直接影响了红松幼树生长小环境的结构.6、上层树种不同,林下的红松幼树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7、草本和灌木的生长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所不同.

张群

展开 >

红松阔叶混交林 人工更新 红松幼树 生长环境 林分结构调整

硕士

森林培育

范光辉、沈海龙

20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文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