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海星卵母细胞成熟抑制活性成分的过程中(该模型被用来筛选G2/M细胞周期抑制剂),海绵(Phyllospongia dendyi)的乙醇提取物显示了较强的生物活性.利用多种分离手段从海绵(Phyllospongia dendyi)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通过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多溴取代二苯醚类化合物进行了抗海星卵母细胞成熟活性(G2/M阻断活性)和抗微管蛋白聚集活性研究.作为对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抗癌活性成分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利用稻瘟霉活性筛选(Pyricularia oryzae bioassay)模型对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进行了生物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及结构鉴定工作.利用稻瘟霉活性筛选方法对从福州薯蓣中分离得到的28个化合物进行了活性测试,甾体皂苷类成分显示了很强的抗稻瘟霉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MTT法测定了各单体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部分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我们重点研究了化合物8 (prosapogenin B of dioscin)对5种人体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和诱导HCT-15细胞凋亡活性.该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海绵(Phyllospongia dendyi)抑制海星卵母细胞成熟和微管蛋白聚集的物质基础为其含有的多溴取代二苯醚类化合物;福州薯蓣的抗真菌、抗肿瘤、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抑制NO释放活性的物质基础为其根茎中含有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齿叶黄杞茎皮中含有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白桦酸和乌索酸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该文的实验结果将为今后对这些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详实的理论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