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以陕西省部分初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下简称新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情况为例,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问题.全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指出了该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体育学习评价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新中国体育学习评价的回顾.本部分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建国以来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初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经历了从三基评价阶段→技能评价阶段→素质评价阶段→健康评价阶段的过程;评价内容从关注身体运动能力的单一面发展到关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维体系: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转向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体系;评价的基本形式从单一的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方式采取了诸如观察、口头演说、能力展示、情境测验、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测试的结果,减少了对运动成绩的关注而更多的注重学生潜力的发挥和发展趋势的评价.第三部分:对陕西省两年来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该文以陕西省10座城市的88所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专家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研究,了解了陕西省实施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情况.第四部分:该文针对以上问题,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评价领域为主线,以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过程四方面为切入点,试图构建一个趋向素质教育的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的体育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第五部分:对新评价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充分提供制度、人力、物力上的保障.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此外,各地方学校在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的基础上,尽量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还可以与基础好、资源相对丰富的部门如高校、体育行政部门采用"结对子"、"资源共享"等方法来进一步贯彻新的评价理念.第六部分: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