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印度等地,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是菱角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食性较为单一,很可能成为北美野生菱角(Trapa natans L.)(在北美,菱角是外来入侵性杂草)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 该文在对扬州地区该虫危害发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特性,这不仅能为国外天敌的引种工作打好基础,而且能为国内菱角产区该虫的防治、预测预报等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 该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杂交实验和形态研究证明,林美新等(1991)曾报道的菱小萤叶甲(G.niponensis)实际上为菱角萤叶甲(G.birmanica).2、菱角萤叶甲种群数量在一年中的初夏和初秋各有一个高峰期,通过Iwao法、Taylor幂法则以及聚集度指标等方法,分析了该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抽样技术,提高了该虫田间调查的准确性,对该虫的发生预测和指导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3、在16,19,22,25,28,31,34℃七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扬州地区菱角萤叶甲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4℃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31℃时世代存活率最高,28℃时成虫的产卵量最大;模拟了成虫的生殖力动态并拟合了生殖力与温度的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成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扬州地区,菱角萤叶甲在野外能够安全越冬.4、该文首次构建了22,25,28,31,34℃恒温条件下菱角萤叶甲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和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5、该文同时在19,22,25,28,31℃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不同地区菱角萤叶甲(地理种群)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等特性的影响.6、菱角萤叶甲仅取食莼菜和菱角叶片,嗜好菱角,可分别以菱角和莼菜为食完成其生活史;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发现,本地的菱角萤叶甲对家养的菱角的嗜好性要大于美国菱角;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食料对不同寄主上的菱角萤叶甲体重和存活的影响差异较大.7、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一定数量(3~7对)的菱角萤叶甲能在短时间(0.5~1个月)内将一定数量的菱角(5~10株)成功的防除;用该虫来控制菱角的效果是明显迅速的,防治费用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