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认为,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与潼关高程和渭河下游泥沙淤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1973年11月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潼关高程持续抬升的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不断发展,淤积范围和淤积重心不断上移,九十年代以来干支流堤防出现了"三年两决口"的严重局面.该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潼关以下不同河段的富余挟沙能力状况,结合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分析,得出了"若要控制潼关高程的抬升,首先必须实现潼关以下库区冲淤平衡"的认识,提出了非汛期运用水位控制在310m以下、汛期和桃汛期敞泄运用以达到库区冲淤平衡的建议.其次,结合潼关高程和渭河水沙条件对渭河下游淤积发展、纵比降和断面形态特征影响的分析,得出了潼关高程抬升是影响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发展的主导因素、九十年代以来水沙条件变化的影响居次要地位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三门峡建库后渭河下游灾害损失的估算、现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目前水沙条件下综合治理措施的逐步实施等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潼关高程应控制在325.6~325.6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