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现生鸟类的早期演化和三趾鹑类的分子系统发生与鹭科鸟类微卫星等位基因进化研究

现生鸟类的早期演化和三趾鹑类的分子系统发生与鹭科鸟类微卫星等位基因进化研究

扫码查看
论文包括两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从c-mos和12S rRNA基因序列变异探讨了现生鸟类的早期演化和三趾鹑类的系统发生地位;第二部分,利用鹭科鸟类的部分微卫星座位,对12种鹭科鸟类进行了分析,探讨鹭科鸟类系统发生、微卫星等位基因大小异源同型及其进化.1、通常认为古腭型鸟类处在现生鸟类系统进化树的基部,最近的分子水平研究则认为今腭型鸟类中雀形目种类构成了现生鸟类中一个最古老的支系.该研究通过对现生鸟类中21目39种的核c-mos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从分子水平对现生鸟类的早期进化及三趾鹑鸟类的系统发生进行了探讨.2、使用大蓝鹭(Ardea herodias)的9对微卫星引物,对12种鹭科鸟类进行了扩增分析,发现在近缘种的交叉扩增效果较好,在鹭亚科鸟类中的扩增效果普遍好于( )亚科.研究统计了芜湖地区的夜鹭种群Ah414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现该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3、直接测序的方法可以分析种群的微卫星大小异源同型及其对种群遗传分析的影响.研究检测了来自夜鹭两个种群共24个体的微卫星Ah414座位,通过对7个电泳型41个单元型的序列测定,分析了微卫星序列变异.4、通过对鹭科7种鸟类微卫星Ah414座位的研究,发现鹭科鸟类靠近重复序列的侧翼序列的变异较大.

朱立峰

展开 >

现生鸟类 三趾鹑 c-mos 12S rRNA基因 微卫星 鹭科 遗传多样性 电泳型 大小异源同型 等位基因 系统发生分析

硕士

动物学

常青

2004

南京师范大学

中文

Q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