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主要对国内废旧新闻纸(ONP)、废旧杂志纸(OMG)以及混合办公废纸(MOW)三种原料脱墨分散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种类二次纤维在常规脱墨化学处理过程中,脱墨体系胶体化学行为的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了改变脱墨分散体系胶体化学环境对脱墨浆质量的影响情况.二次纤维脱墨化学处理后浮选/洗涤之前的浆料体系,是胶体化学领域中典型的粗分散体系,这个粗分散体系由纤维、细小纤维、油墨粒子、水及其他杂质物组成,其中已基本上不存在化学反应(在化学处理阶段已基本完成),可以认为是一个主要由油墨粒子、纤维及水构成的稳定的胶体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通过改变体系pH值、添加适量的阳电荷物质如几种无机金属阳离子(Ca<'2+>/Al<'3+>/Mg<'2+>)、阳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为CPAM/CS/PAC),改变体系胶体化学行为如Zeta电位、电导率、表面张力等,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脱墨浆质量,在适宜的胶体化学环境下,脱墨浆质量在常规脱墨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甚至是较大幅度的提高.由于纤维种类、油墨类型及杂质含量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种类二次纤维脱墨分散体系所对应的适宜胶体化学环境也不相同.从扫描电镜图片中可以看出,不同种类二次纤维在各自适宜的胶体化学环境下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脱墨浆,浆料中大的油墨粒子已不可见,仅在纤维与纤维之间零散地存在着极少量的微小油墨粒子.同时,纤维轮廓清晰,交织良好.实验证明,对常规脱墨处理后的浆料分散体系进行再处理,通过加入少量阳离子物质破坏粗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改变其胶体化学行为,有助于进一步去除油墨粒子,提高成纸白度,有效地提高脱墨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