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植物主要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体细胞胚的研究对植物基因工程及农作物品种改良等都具有重大意义,而小麦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实验从不同小麦品种的成熟种子开始诱导愈伤组织,主要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激素及其他因素对小麦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并观察了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为建立良好的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的小麦在2,4-D 2.0~4.0mg/L的MS培养基上大多可获得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并且在黑暗条件下诱导率最高,弱光下较高.2.晋农211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2,4-D2.0mg/L+KT0.5mg/L的MS培养基上,在第45天转移至2,4-D浓度1.0mg/L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农大981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2,4-D2.0mg/L+KT0.5mg/L的Ms培养基上,在第50天降低2,4-D浓度至1.0mg/L胚状体诱导率较高,诱导率可达70%以上.3.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渗透调节物质可促进胚状体的发生,添加30g/L甘露醇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添加含氮有机物也可促进体胚发生.晋农211添加300mg/L Gln,农大981添加500mg/L Gln+300mg/L CH对提高体胚的诱导率有利.频繁继代可保持较高的胚状体诱导率,一般5~10天继代一次对防止褐化,提高胚状体诱导率有较好效果.4.在胚状体成熟阶段添加ABA可使胚状体生长趋于一致并可提高每块愈伤组织上产生的胚状体数.浓度范围在0.2~0.5mg/L较为适宜.5.显微观察可明确区分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深,细胞溶质较多,细胞较小,多为圆型,排列整齐,细胞间隙较小;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核较小,细胞个体较大,液泡较大,多为长型排列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