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F1(野猪×八眉猪)、F1×B(F1×八眉猪)、F1×Y(F1×约克夏猪)、F1×F1(F1×F1横交)、土种八眉猪和合作猪及约克夏猪等为研究对象,异地饲养于甘肃临泽新华猪场.部分与肉质相关指标(例如血清指标、猪肉能值)等同时涉及到甘肃华特猪新品系A和B、杜洛克、皮特兰、长白猪及杜长二元杂交猪等.试验研究分两条路线分别展开,路线一:研究不同品种猪(以野家杂种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同日龄屠宰后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方面的差异.路线二:以合作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屠宰体重的合作猪的肉质差异,然后进一步通过分析确定合作猪的最佳屠宰体重.论文研究中采用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直接从样品中采集挥发和非挥发性的风味化合物,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上分析.在国内首次对野家杂种猪的肉质做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子午岭野猪资源的正确认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对合作猪的生长肥育、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确定了合作猪的最佳屠宰体重.对不同品种猪血清指标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测定,通过数学方法确定了与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的几个指标,建立了回归方程.本研究最重要的是在猪肉中风味挥发性化合物做了积极的探索,选定了一种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EM)前处理方法,然后借助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猪猪肉的挥发性成分,比较野家杂种猪、合作猪和外引品种猪在猪肉风味方面的差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