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东亚酸沉降及其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研究
东亚酸沉降及其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文利用东亚酸沉降监测网站(EANET)2001年的观测资料(覆盖东亚地区10个国家)及MICS-ASIA模式比较计划第二阶段各模式的模拟结果,比较分析了东亚地区酸沉降的分布特征,给出了模式比较计划的初步结果,解释了部分模式出现显著偏差的可能原因.通过与过去的观测进行对比,对东亚各地酸雨分布情况及降水化学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东亚地区降水化学成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且季节变化明显.2)随着东亚地区工业化发展,其降水化学特性已发生质的变化,除中国西南工业欠发达地区仍为硫酸型外,降水酸化已由硫酸型转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重点分析了布点密集的日本各站点O<,3>、SO<,2>、NO、NO<,x>、PM<,10>浓度不同季节的月平均日变化特点.各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比较说明各模式总体上反映了东亚地区干、湿沉降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模拟结果基本上接近多数站点的观测值,具有较好的预测预测性能,其它一些站点有些模式模拟结果偏差很大,有待进一步探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叶小峰
展开 >
关键词:
酸沉降
模式比较
东亚
长距离输送
酸雨分布
化学特性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导师:
陈万隆、朱彬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