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疆地区嗜盐古菌的多相分类学和细菌视紫红质基因序列的研究
新疆地区嗜盐古菌的多相分类学和细菌视紫红质基因序列的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新疆南部阿尔金山高海拔无人区的代表盐湖:阿牙克库木湖(湖面3884m)、阿乌拉仔湖和卡尔敦湖,并结合了北部低海拔(湖面海拔188m)的艾比湖进行研究,分离了一些特色嗜盐古菌。按照多相分类的原则,应用传统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代表性的六株嗜盐古菌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代表了三个新的嗜盐古菌物种:NatrinemaaltunenseAJ2T、HaloterrigenasaccharevitansAB14T和HalobiformasalilacusAJ5T,丰富了嗜盐古菌的分类,并使得新疆地区独特嗜盐古菌种群的分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在目前嗜盐菌科已有的18个属54个种中,屹今为止我国分离鉴定的9个新种全都位于Natrinema、Natronorubrum、Natrialba、Halobiforma和Halorubrum这五个属中,表明我国分离的嗜盐古菌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通过对已分离嗜盐古菌的bop核心序列的研究,发现新疆地区的bop基因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特点。并在其中两个属(Natrinema和Halobiforma)中首次发现了该基因的存在,扩展了bop基因在嗜盐古菌中存在的范围。基因序列遗传分析和蛋白序列比较的结果表明,bop基因片段的GC含量受到偏倚突变压及净化选择的双重制约,已分离嗜盐古菌内的BR蛋白是研究光循环质子泵的良好材料。序列分析中,我们认为根据BR蛋白一级结构将其分为三类,比根据BR蛋白的来源划分更为恰当。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未能发现bop基因在嗜盐古菌中流动的现象,因此对Mukohata(1999)等人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部分的补充,以更好的解释嗜盐古菌中视蛋白基因演化模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许学伟
展开 >
关键词:
嗜盐古菌
多相分类
系统发育
细菌视紫红质
基因演化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遗传学
导师:
朱睦元、吴敏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Q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