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栽培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PAPD和AFLP分析

栽培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PAPD和AFLP分析

扫码查看
本研究在开展罗汉果栽培品种资源的调查基础上,综合运用ISSR、RAPD和AFLP三种分子标记,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62份雌株和13份雄株栽培罗汉果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为罗汉果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罗汉果新品种的培育提供遗传背景。  本文建议对主要栽培品种青皮果和红毛果遗传多样性低、品种退化的情况,通过种子选育和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良种的提纯复壮,淘汰劣势植株:还可利用野生优株与现有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对茶山果、冬瓜汉等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品种,大力开展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建立基地化培育,扩大种植面积。

周俊亚

展开 >

罗汉果 栽培品种 遗传多样性 ISSR RAPD AFLP 广西

硕士

生态学

唐绍清

2005

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

S3